狗狗拉屎出血吃什么药?
先去医院,确定血便原因! 血液从粪便中分离出来,可能的原因包括: ①食物或饲料中的铁质成分缺乏;②寄生虫感染;③消化道异物;④炎症和创伤。这些因素引起的便血,往往是粘液性的,也可能是褐色的。 粪便中混有血液,常见于肠道疾病,如细菌性肠炎、寄生虫感染(蛔目、球虫等)、结肠息肉、结肠肿瘤等。此时血便多为鲜红色。
若为溃疡性结肠炎、克隆病(Crohn's disease)所致的血便,一般为暗红色,且常伴有粘液。胰腺炎、胆囊炎也可引起血便。 如果是幼犬,而且血量较少,可以先口服消炎药(土霉素、庆大霉素等)+ 益生菌(乳酶生、妈咪爱等),并减少喂食量至原有的一半,适当增加饮水量及饲喂次数,观察6——7天,若是症状没有缓解甚至加重,应及早去医院检查治疗。 对于成犬,尤其是年龄较大、体质较弱、长期服用抗生素而导致肠胃功能紊乱的,在药物治疗的同时,应注意调整食物的配方,少食多餐,增加营养,增强抵抗力。
如果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引起的,应及时对症治疗。比如寄生虫性腹泻,可服用驱虫药物进行驱虫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