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灰色龙猫怎么看?
题主的图呢? 没有图,我只好根据题干的文字来描述一只灰色的龙猫了——灰是主色调,但灰有不同的深浅,有的近似于烟灰(浅灰),有的近似于粉笔灰(深灰);可能有条状或块状的云母色(类似被水冲淡了的铅笔痕)的斑纹或者纹理,但是不能太明显。
如果光凭想象能画出这样的一只龙猫的话那就好办了,直接看个体的颜色和斑纹是否达到“像”的程度就可以了。然而现实要比想象的复杂一些,因为不同人对于“像”的定义是不同的。比如,下面这只被人称为「雪貂」的龙猫,颜色比上一种浅一点,有比较明显的深色条纹,在背阳处颜色偏灰,在向阳处则偏白: 在背阴的镜头下,它的身体整体呈深色,有浅色条纹,很像正在舔手指头的哈士奇。 而在光线充足的户外,它背部及四肢的毛蓬松起来,呈现出粉白的颜色,此时如果不看脖子部分很难发现那些深色条纹。所以这还是一只很漂亮的龙猫。 (多放点美图) 这种颜色上的渐变,在我们人类的视觉上是很常见的,如头发由黑至棕的渐变,皮肤由粉到红的渐变等等……而动物界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,如虎皮鹦鹉的性别二型性(公鸟头部、全身色彩艳丽而母鸟头部和身体色彩相对单调),以及孔雀的雌雄异形: 所以在判断龙猫的“像”与否的时候,也要考虑到这些渐变色对于视觉的影响。
由于人类是色盲动物(我们只能识别三种原色而识别不了混合色,见上图的色盲测试卡),因此对于色彩的感受能力很差,而很多哺乳类动物却是色盲的。这就使得它们在面对带有渐变的色彩时,和我们人类的感知是不一样的。 就拿刚刚提到的虎皮鹦鹉来说吧,公鸟和母鸟在一起时,在我们视觉上二者是无差别的,但虎皮鹦鹉自己可是分得清的啊!所以它们才是一种「阴阳」同形的动物。
同理,在评价一块宝石的时候,也是要看整体观感而不必拘泥于某些特征的。因为人类是视觉动物嘛,好看的事物更能给人带来愉悦,所以对于宝石颜色的评价也应该向龙猫颜色评估那样,从整体观感出发而不是固守某几个特征。 当然了,无论怎样描述一只龙猫的颜色都是困难的,因为我们对于颜色的感知是有极限的(尤其是不同的种族对于色彩的感知是有差异的)。
于是古罗马学者西塞罗就提出了「牛眼谬误」来解释这个认知局限: 一只牛眼(即牛角间的那只眼睛)能看到多少颜色?它怎么知道三原色的红绿蓝?而人的眼睛比起牛的眼光要精密无数倍,而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感知,也是通过这精妙的机器进行的。
既然如此,我们又岂能在一颗小小的宝石上,苛求与它同感而知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