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判断猫咪身上有虫子?
判断猫咪是否感染寄生虫,我们可以从临床症状和临床检查来判断:
临床症状:
1. 跌倒、抽搐、流大量口水、剧烈摇头,检查猫的耳道有较多耳螨或有异物,严重时驱虫。
2. 消瘦、生长发育不良、贫血、精神不振、不愿走动、弓背、腹部触摸敏感,粪检有绦虫、蛔虫或虫卵以及血检有肝吸虫等,严重时驱虫。
3. 生长发育不良、消瘦、被毛粗乱无光泽、皮肤瘙痒、抓挠、摩擦、剃毛后皮层出现米粒大红色小疹,皮下触摸有黄豆大小活动自如的虫体,皮肤出现湿疹、脱毛或形成痂皮,皮肤切片检查有虱子、螨虫等寄生虫,严重时驱虫。
临床检查:
常见猫体内寄生虫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:
1、球虫和滴虫:取猫的软便或腹泻粪便少许,置于洁净载玻片上,滴加生理盐水后盖片,用高倍镜检查,发现卵囊,内含 2—4 个子孢子,即为球虫卵囊。滴虫的检查最好是在粪检标本中,加入部分生理盐水后混匀,离心处理,然后将沉淀物置载玻片上检查。滴虫呈水滴状、鞭毛,可快速游动,检查时必须注意寻找。
2、蛔虫:蛔虫为猫体内最长的寄生虫,犬体内的蛔虫有两种:犬蛔虫和托氏蛔虫,肉眼可辨别。犬蛔虫雌虫长 100~150 毫米,宽 4~6 毫米,浅棕黄色;雄虫略小,尾部钩转。托氏蛔虫雌虫长 60~90 毫米,宽约1.5 毫米;尾部向腹面钩转。取猫的肛门周围粪便少许,置于洁净载玻片上,盖片后低倍镜检查。虫卵呈棕黄色,球形或略卵圆形,内有一凹陷的厚壁,内含一个屈曲的幼虫。
3、绦虫:犬绦虫有多种,常见的有两型。第一型,由犬复孔绦虫和莫尼 ez 钩口绦虫寄生。虫体一般长400~600 毫米,乳白色带状分节。节片末端的生殖孔排出的六钩蚴可从节片膨大处钻出,可从蠕动的虫体上观察到。第二型,细粒绦虫(似弓蛔绦虫)寄生。虫体比第一型要纤细而短,长 150~300 毫米。
绦虫不象蛔虫有固定的寄生部位,其在肠道内可随肠道内的食物和粪便移动。当绦虫发育到成虫时,其链体后端的妊娠节片逐渐成熟,直至脱落,随宿主粪便排出。当寄生虫较多时,大部分妊娠节片出肠道后,即行生殖和自溶,放出大量的虫卵,污染宿主的肛门和周围皮肤。因此,当我们发现猫肛周有自溶的乳白色、片状、略扁平的节片寄生,或其周围皮肤上有微细的虫卵附着时,即有绦虫感染。
绦虫虫卵较小,单个卵肉眼难以看到,但我们可在猫的肛门周围皮毛上看到,将虫卵置于玻片上可见到圆形或卵圆形棕黄色的虫卵,周围有辐散状黄棕色的卵黄层。
4、钩虫:钩虫寄生于猫的小肠前段,肉眼可见虫体长 1.0~1.5 厘米,成虫前端稍细,体末端稍钝圆。虫卵较大,棕黄色,呈长腰鼓形。两侧厚而稍凸,两端较薄稍凹。内含 4 个卵细胞,细胞有大量空隙。钩虫较蛔虫寄生于更靠前的小肠起始端,因此其临床表现与蛔虫有区别。
5、鞭虫:猫鞭虫虫体细长呈线状,一端长而尖,另一端明显膨大,似鞭柄状。虫体长 50~75 毫米,体宽约 0.3~0.5 毫米,在肠道内寄生数量较少时,无明显症状;当大量寄生时可引起慢性肠炎。虫卵长 45—50 微米,卵的一端稍尖,另一端钝圆,内含一个细胞。
以上猫体内常见寄生虫我们可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查。如蛔虫、鞭虫、绦虫节片等,在猫的肛门周围皮毛上或排出的粪便中,就可能见到用肉眼可见的虫体或虫体节片。而球虫、滴虫、钩虫等数量较少,个体细小,必须经过显微镜检查。球虫和滴虫的检查最好在猫患病排软便或腹泻时进行,取腹泻的粪便与适量的生理盐水混合后离心沉淀,取沉淀物在显微镜下检查最好。滴虫呈球虫体态很小,检查时必须注意寻找。
钩虫、蛔虫较易寄生,它们排出的虫卵也较多,取猫的粪便做饱和盐水漂浮法,然后进行镜检,即可检查到大量虫卵。鞭虫由于寄生在猫的盲肠内,粪便中虫卵较少,可取猫的直肠前端粪便做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