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狗为什么能记住自己名字?
过去研究认为,人类语言的音调变化只能被拥有高度发达语言中枢的生物识别,人类宠物经过驯化后,虽然能够识别并响应各种口头命令,但并不能把各种命令的音调区分开来。日本京都府立大学研究人员最新完成的实验推翻了这一观点。
实验小组选取了16只家养的日本狆,并给它们取了“名”,随后用该“名字”对这些狗进行训练。当叫小狗的名字时,如果能够回应(如摇尾巴和耳朵张合等)就给予食物和拥抱奖励;如果不回应,就一直叫它的名字。反复多次以后,这些狗只要听到叫声就能很好识别并做出回应。
随后,研究人员对这些狗进行测试,播放包括其名字在内的5个名字。前4个名字在年龄、性别和方言等方面都与最后的狗的“名字”相同,让狗进行选择性回应。结果证明,9只狗能够准确识别自己“名字”,当听到其他狗的名字时没有任何反应;剩下7只狗也能在听到自己“名字”时有80%以上的概率做出识别行为。
此外,当对这些狗反复叫唤其他狗的名字,然后突然叫它的名字时,这些狗也有较强的回应。研究小组还对3只不会听从口头命令的狗进行测试,这3只狗也能够较好地理解人类语言的音调变化。
由此该小组认为,狗能够记忆人类语言的语音模式。在家庭环境中成长的狗,很容易通过条件反射学会音调与行为之间的关联,这一发现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狗的驯化更接近于人的社会化过程。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科学杂志《 AnimalCognition》的网络版上。